黃山晨刊訊“一二三,起!”8月7日上午,在通往黃山區(qū)湯口鎮(zhèn)三岔村直坑村民組的公路上,黃山供電公司風景區(qū)搶修駐點負責人黃忠友和同事徐巍巍將一根長12米的供電線桿抬上肩頭,緩緩走向一旁挖好的桿坑。固定滑輪,起吊,填土,夯實……在其他3名供電搶修人員幫助下,僅用半個小時,供電線桿就豎了起來。“和我們以前使用的混凝土供電線桿相比,這種新型復合材料桿輕多了,兩個人就能抬起來。以前豎立一根普通混凝土線桿,10多個人需要一個多小時,但現在,四五個人半個多小時就可以豎起來,大大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施工效率。”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黃忠友說。
記者了解到,當天上午,隨著這種聚氨酯復合材料供電線桿在我市首次投入使用,三岔村直坑村民組也成了該供電線桿在全國首個正式使用的農村山區(qū)。“今天我們計劃在三岔村直坑村民組共豎立20根這樣的新型復合材料供電線桿,以更好地解決當地山區(qū)供電問題,提高供電可靠性。”黃山供電公司配電室副主任許家益介紹,此次使用的12米聚氨酯復合材料供電線桿重量僅有0.2噸,是同等長度混凝土供電線桿的六分之一,非常適合農村山區(qū)供電使用。“較好路面上兩個人就可抬起,山澗溝壑里,四個人可輕松抬著施工,非常方便。除了重量輕外,這種線桿還具有很強的抗壓性和耐腐蝕性,可將普通混凝土線桿50—60米的供電檔距擴展到160米。在節(jié)省豎桿數量的同時,使用壽命也由普通線桿的60年提高到80年。而且一旦受強風影響彎曲,待天氣晴好時,線桿還可以自然恢復豎直。”
三岔村黨總支部書記張貴良告訴記者,目前直坑村民組的供電線桿大多是上世紀70年代豎立的混凝土線桿,高度有8-9米不等,一旦遇到強風暴雨惡劣天氣,很容易引起停電,“這次不僅線桿更換了新型材料,而且升高到12米,同時供電電線也加粗了,大大提高了村民們的用電安全性和可靠性。”